2)162、圣旨驾到众人商议_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着刚从传旨天使手中接过的圣旨,目送传旨天使回去驿站,等候他们商议结果。

  他环顾众人,询问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在下以为,主公既然接下圣旨,当举兵借道广陵讨伐刘备!

  当今汉室尚存,吾等尊汉室,奉天子,身为汉臣。

  接了圣旨,不可抗旨不遵,而且最重要眼下庐江外有孙策虎视眈眈,不可树敌过多。

  也没有资本跟曹公撕破脸皮!”

  徐奕见无人出列,便出列将自己分析一一道出。

  他的分析,说的刘枫黄忠等众人直点头。

  刘枫赞同道:“季才分析的很对,可还有人有不同意见的?”

  他环顾众人,再次问道。

  “主公,在下认同徐功曹之言,在下也认为应当出兵讨伐刘备。

  但在下毕竟与广陵太守陈登有过接触。

  因此,有三点不同见解。

  其一,广陵陈登是否效忠刘备,这很难说。

  其二,刘备新归徐州人心不稳,曹公若是迅速出兵,胜算颇大!

  其三,圣旨里特地提到,派我们借道广陵,这里面大有文章。

  或许,曹公也担心广陵太守陈登,所以,以我们为偏军,借道广陵,试探陈登其心。”

  徐宣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道。

  二人的观点一致,都是认为刘枫响应号召出兵。

  “宝坚分析的也很在理,诸位可还有什么想法?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附议!”

  “附议!”

  黄忠、甘宁、陆勉、张勋等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分析这些事,不是他们擅长的。

  但打仗他们擅长,见刘枫看过来,一个个纷纷附议。

  “主公,徐功曹和徐都督之言,在下也赞同。

  也以为应当响应曹公号召出兵讨伐刘备!

  但首先,我们要清楚,曹公此次召我们前去的目的。

  在下认为,曹公恐怕不是教我们举兵去打仗那么简单。

  他此举不光是在试探陈登,又何尝不是试探我们?

  表面来看,我们借道广陵,稳住陈登,又何尝不是在试探,我们愿不愿听其号令?

  实际上这一战,在下认为,他并不需要我们派多少兵马助战,而是一个态度!

  一个愿意听其令,没有二心的态度!

  而且,我们派出兵马能够与陈登形成互相掣肘,必要时,还能助他一臂之力。

  否则,一旦曹公打赢了刘备,而我们若不遵其令。

  很有可能被当成如刘备这种随时反叛,对其有威胁之辈。

  他会立马调转军队来打我们,此乃一石三鸟的阳谋!”

  闻言,刘枫赞同刘晔的分析,在他看来,曹操或许因为衣带诏和刘备反叛。

  更多可能是要他表态,告诉天下诸侯,他的立场,而出兵助曹借道广陵,便是表明态度!

  又能为其稳住陈登,端的好阳谋!

  见众人露出沉思,刘枫赞同,刘晔又接着道:

  “主公,在下以为应当助曹公打刘备还有一个原因!

  诚如徐都督之言,刘备新归徐州,人心不稳,这且不说。

  就之前曹公破徐州后,下令屠杀,琅邪郡除了士族外。

  无数人身死,祭奠乃父,时隔不久,他的凶名,徐州谁人不怕?

  所以,只要曹公兵发迅速,刘备必败!

  主公,就看你想要助谁?不管主公助谁,我们都会遵从主公意志行事!

  不过,按照主公制定的战略,此时,不宜与曹公对立,应当助曹打刘!

  一旦教袁绍打败曹公,届时北方一统,吾等首当其冲,必受其害呀!”

  刘晔的分析,就较为全面,几乎面面俱到。

  这一刻,不管是徐奕还是徐宣,乃至各个武将,听了刘晔的分析,众人无不心悦诚服。

  军师不愧是军师,果然无人能及!

  “子扬所言甚是!”

  刘枫环顾众文臣武将,他们几乎都赞同佩服之色。

  他有了决断,但没想到现在便跟刘备对上。

  刘备仁义,徐州百姓念他好,但曹操凶名残暴在徐州,又何尝不令百姓惧怕?

  不说别的,曹操曾两度下令屠杀,一次陶谦战败,屠杀各县,令“泗水为之不流”。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