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5、1代大儒驾鹤西去_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5章325、一代大儒,驾鹤西去

  送信给大儒——郑玄。

  按理说很容易,郑玄本该,一直在家乡高密县,安享天年,渡过此生。

  哪怕黄巾军,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高密一县之地,未受抄掠。

  但很不巧,真的不容易,大儒不在家,论年龄,郑玄比刘洪大上三四岁。

  年逾七十有四,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

  可惜,天不从人愿,他一直躲避,远离政治,不愿出仕,可政治一直不断缠着他。

  他的名望。

  整个大汉,无人能出其右。

  大将军袁绍大军,接连被曹操打败,损兵折将。

  一时间,袁军士气大降,为了士气低落,派遣长子袁谭,请去前线鼓舞士气,壮大声势,争取民心士望。

  说是请。

  实则逼迫,胁迫。

  郑玄尚有无数经学典籍未能注释,手上正在注释的周易,也还差一些完成。

  几度推辞,推辞不掉,那意思,他不去不行。

  郑玄不得不从,拖着年事已高的身躯,抱病随军而行。

  从高密到元城。

  有多远?

  足足八九百里路,哪怕有一辆乘车,也是一路颠簸。

  即便如此,他在路上,也时刻不敢停歇注释《周易》,他怕他一停下来,就永远的注释不完了。

  他病情加重,病倒了。

  郑玄醒来时,就见元城县令,侍立一旁,恭敬的对他说:

  “都督袁谭见您真的病的厉害,不忍逼迫,请来医师为他医治。

  前方战事吃紧,率兵支援去了。”

  郑玄点了点头,他岂能不知道县令什么意思?

  但他又能怎么办呢?也不在意,也计较不了那么多。

  县令待了一阵子,就有公务离开了。

  吃了点东西,郑玄身体稍稍恢复一点点,他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注释《周易》。

  再说,不知多久,信使跟着郑玄一个弟子带路,历经波折,费尽万难,四处打听。

  于元城找到了元城县令。

  由其带着二人,来到了县令安排的郑玄住所,将信和包裹,带到了郑玄面前。

  三人见到郑玄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的待在一旁,郑玄弟子示意信使离开,交给他。

  信使点点头,把包裹交给郑玄弟子走了。

  房间里,只剩下元城县令和郑玄弟子屏住呼吸,不敢打扰。

  郑玄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沉浸在注释的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头也没抬,低头全身贯注的,注释《周易》,他对于经学,一直都是秉承着虔诚之心。

  也因此,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历数,他的经学注释,可以说造福了后世历朝历代,无数人。

  一代圣贤之师,莫不如此也!

  他稍稍停歇了一下,伸展懒腰。

  看到他教授的一个入门弟子和元城县令,出现在面前,他还以为眼花了,不敢相信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