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68章 先取荆州为家_秦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的肩膀,笑道:“再说了,大战已毕,接下来,不过是夺取几个小县城罢了,这种肘腋事,众人可为之,反倒是坐镇心腹,看好那万余俘虏,非大将不可!”

  “原来是这样……”韩信似乎明白了。

  黑夫道:“你且养精蓄锐,继续训练士卒,为我守好江陵城。等到下一场大决战时,本侯还要指望你再建奇功!”

  话已至此,韩信仔细想想似乎也对,遂应承下来。

  黑夫亲自挽着韩信出院,还压低声音,对韩信私语道:

  “在我眼里,你韩信,可不止是一把宰牛刀。”

  “而是一柄,屠龙宝刀!”

  ……

  没捞到差事的韩信被夸得心花怒放,心满意足地走了,却不知黑夫回到院中,却暗自摇头:

  “再不压一压,让被甩后面的众人多立点功赶上来,你这把刀,我很快就用不动了。”

  过去月余时间,黑夫几乎每一仗都在行险,对韩信是不得不用,若无此人,长沙、江陵的战事,胜负还真很难说。

  眼看危局已过,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大战,就乘机将这把刀收一收藏一藏。

  这时候,陆贾过来,除了今日会议的记录外,还献上了一篇熬夜写就的文章。

  “这么快?”

  黑夫有些吃惊,要知道,陆贾可是昨天半夜才到啊,虽然自己跟他说了所需文章的大概内容但光是想那些典故,就得好一会吧。

  陆贾笑道:“来到江陵,闻君侯之大胜,见南郡之新貌,不由欣喜,故文思如泉涌,这篇文章,按照君侯所筹画的草稿,加以补益,一气呵成,请君侯观之……”

  说着陆贾将轻薄的纸张双手奉上。

  文章的开头并不出彩,无非是如复读机般重复过去的话,声讨奸臣逆子弑君篡位,搞得天下板荡,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强调了南征军“靖难”的正义性。

  接着又说明武忠侯在江陵的政策:包括减租减息,废除部分百姓诟病的严苛条律,但又将维持《贼》、《盗》等律,以保证江陵的治安。

  最后几段才是最重要的,不仅要在江陵散播,还要让天下皆知!

  “自古邦国执政之臣,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佐之,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今江陵初定,荆州不安,靖难未成,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天下大乱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

  而且只嫌少,不嫌多,随着控制地盘的的扩大,黑夫的幕府也咎待扩充。

  在用人上,黑夫可以说是广开门径,希望社会各阶层的有才之士,都能踊跃加入自己。

  他同意让投诚的江陵诸吏官居原职,如自己的故旧满、唐觉等,更委以重任,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娴熟律令户籍的秦吏,是新政府的基石。

  在此之余,黑夫还延续了昔日在胶东的政策,向本地豪长势力示好,让三老、豪长们举荐族中良家子弟来,充当亲卫、近吏,得了这群地头蛇投靠,办事就方便多了。

  这都不新鲜,新鲜的是第三条,给了那些在秦朝体制内没有出头之日的人,一个全新的跻身阶梯:

  “古人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知非独官府豪门,里闾陋巷之中,亦多贤能之士。”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今荆州五郡,户数十万,人文荟萃,不论布衣、赘婿、商贾之属,但有文武之才,或能出长策、奇计,而助余靖难功成者,且效毛遂自荐,凡有真才实学者,吾必得而用之!”

  ——《武忠侯告荆州父老书》!

  ……

  PS:第二章在晚上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