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科考(二)_重生之明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牧凌风自顾自地答题,全然没有注意到宋浩的出现,完全投入到了科考的考试中来,连刚才考生嚎啕大哭被架出考场都未能转移自己一丝一毫的注意力,而这一切都被提督学政宋浩看在了眼里。宋浩对牧凌风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分。

  第三题,策一道,题目为:刑赏忠厚之至论。

  这道题目原文出自《尚书·大禹谟》伪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意思是说刑罚存在疑问的应当轻刑,奖赏存在疑问的应当按照多数人的看法,这就是最忠厚的做法。

  题目就是让自己谈一谈刑罚奖赏最忠厚至极的做法。如何才是最忠厚至极的做法,实际上,也可以从刑和赏方面就此展开论述,同样可以获得这次科考二等及以上等级评定,但却不见得入得了学政大人的眼界,获得提督学政宋浩的青睐,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论述还得另辟蹊径。

  实际上,忠厚至极不全在于刑赏,而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既要刑赏,也要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如此,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沉思片刻,牧凌风再次下笔……三道题,牧凌风完成了草拟,开始进行检查修改,无误后细心地将检查修改后的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

  考场内陆续有人交卷,也有不少人开始作最后的誊写,也有人抓耳挠腮,久久下不了笔。牧凌风小心地将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向考场示意交卷。

  见有生员示意交卷,有小吏便走了过来将牧凌风的试卷和答题纸,草稿纸等收走归类放置。牧凌风将笔、砚装入书篓内,心里说道:自己所答得试卷如不出预料,一定会引起宋浩的关注。

  下午四点左右,科考结束,走出考场的牧凌风一脸轻松。

  按照提督学政的要求,县学教谕等在科考结束后便开始了科考阅卷工作。由于长乐县在福建八府一州五十七县当中属于小县,故按照惯例,小县应乡试名额就最少,但是也有十三个。试卷先由县学教谕、县令、县丞等分组阅卷,根据分组阅卷的结果由分组阅卷官推荐四份试卷分别评定为一等、二等,而宋浩最终确定一等、二等卷的划分,如出现评卷分歧,最后也由众阅卷官商议,商议斟酌仍无法统一意见的提督学政宋浩有最终定夺权。

  夜幕降临,长乐县县学大门紧闭,提督学政宋浩在几组阅卷处来回巡视,时不时将阅卷官评定为“不及格”的“落卷”中抽出一两份试卷评阅,以避免阅卷官因个人喜好而埋没优秀试卷。阅卷工作持续到了深夜,一提督学政宋浩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搜落卷”的数量比分组阅卷官评阅的试卷还要多。这时阅卷工作也接近尾声,最后,分组阅卷官共举荐了二十份优秀试卷,其中前十三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