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七章 战争爆发 3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一七章战争爆发(3)

  七月二十九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接见德国大使,明确表态说,如果冲突仅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两国卷入,“那么局势立刻就会发生变化,英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将被迫作出紧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就不能长期作壁上观了”。当德皇威廉二世最终获知英国参战的真正意图之后,曾打算悬崖勒马,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可是,奥匈已对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了,军队已经开进塞尔维亚境内;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再挽回。

  奥塞战争迅速爆发,俄法两国已经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七月三十一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它们停止总动员,遭到断然拒绝后,德国于七月三十一日向俄国宣战,八月三日又对法国宣战。在法俄两国的再三要求下,英国与八月四日对德国宣战,战争程度进一步升级。

  回头看看亚洲的情况。七月二十八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以后,英国政府已经知道自己和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于是偷偷和日本政府勾结,希望日本海军能够在这次战争中牵制德国在亚洲为数不多的海军部队,并配合英国在亚洲地区的军队(海军和陆军),占领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屿。如果能够牵制德国在远东的力量,使德国陷于两线作战是最好不过。英国人不是没有想到过中国政府,但是自清王朝以来中国政府和军队的一直软弱和无能,让英国人对袁世凯政府没有多少信心;就算北洋1政府已经在用尽全力发展经济整军备武,其军队战斗力和日本军队相比,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用,还是日本人的实力比较可靠些。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和日本政府都犯了一个错误,特别是日本政府,可以说是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还在以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时期中国社会的眼光看待现在的中国一切,都以肯定性的眼光和想法看待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从清帝退位到现在也不过两年时间,中国发展变化再大,也不能影响到什么;所以对中国内地的特务侦察活动几乎就没有进行----“落后的中国,已经没有必要日本政府再花费更多的人员和金钱去这么做了”;这是青岛战役失败以后,日本国内在做检讨时军部一位官员所说的话。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有赵天一这么一个逆天的东西存在,从一九〇五起就在悄悄的布置和运作一切。

  现在的中国,已经在某些地方和日本不相上下,甚至走在世界前列。战术训练方面三年多巨大投入的山西陆军十万精锐,绝对可以和日本陆军一较高下;而装备方面,有了大量轻机枪和火炮的山西军队则早已经超过了日本陆军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