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七章 悲催的中国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一七七章悲催的中国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快的改变主意,同意与日本人再谈判,甚至不惜答应一些“卖国”条款,虽然与日本方面出兵行动有关,但更多的是被孙大炮和日本人的一些秘密协定气到了。就在十月三日,袁世凯接到秘密情报,在南方的孙大炮等革命党人,已经和日本人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该协议是孙大炮以写信的形式向日本方面提出的。

  在日本方面对中国政府提出《十二条》之后,原革命党、包括很多国民党的重要人士纷纷提出放弃与袁世凯政府作对的做法,提出“一致御侮”的主张。熊克武、程潜……等十一人,联合发表公电,提出“吾人第一主见,乃先国家而后政治,先政治而后党派”之说;而在美洲的林森、谢英伯、钟荣光等亦联合致电孙大炮,请示“可否暂停国内革命运动,实行一致御侮,免为国人借口”等要求。而在九月二十五日,黄兴、陈炯明、柏文蔚、钮永建、李烈钧等人也联名发出通电,总结民国建立以来的政治经验,鲜明地提出“中国的事中国人自己解决,反对’假借外力‘的做法”。

  可惜的是,面对党内众人的意见,孙文等人对此视而不见,一意孤行另外一种主张。早在今年四月,奉天城事件(日军进入奉天城被中**队缴械事件)发生之后,孙大炮、陈其美就与满铁株式会社的两个重要人物犬冢信太郎和山田纯三郎见面,代表中国同日本订立了一份所谓《中日盟约》。满铁株式会社是什么性质的存在相信孙大炮心知肚明,它不是一般的企业,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是日本侵华的桥头堡。但就是这么一个企业,孙大炮竟然与其订立条约。在这份草拟的《中日盟约》里规定:“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同式;与前项同一之目的,若中华海陆军聘用外**人时,宜主用日本军人;使中日政治上提携之确实,中华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国人时,宜主用日本人;而在经济领域,从事关经济命脉的金融到矿山和铁路、航运亦交由日本控制,宜设中日银行及其支部于中日之重要都市”(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

  而后就在十月三日,营口事件发生的第三天,孙大炮再次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写信,寻求日本政府的对他的“提携”。在信中,孙大炮写到:“不肖等经常确信,东亚之安全与福利全赖于日本之提携。因此,日中应‘有巩固之同盟’,所以提出这个《中日盟约》”。同时他还写到:“昔日,贵国政府曾向敝国政府提出日中交涉事宜。对其详细内容,固然无法窥知,但其主要内容必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