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五章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三五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战争爆发前,经过沙皇尼古拉二世改变的俄**队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第一,作战军队-----六个基干军(第一军至第六军);第二,预备队军队----一个近卫军,一个掷弹兵军,一个预备队骑兵军;第三,地区军队----高加索军、芬兰(波兰)军、奥连堡军、西伯利亚军;第四,内勤部队----老兵、卫兵、残废兵等等;第五,非正规部队(数量极少)。

  在部队配置方面,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远东地区总共有三十九个营(十五个步兵营、二十四个哥萨克骑兵营)的部队,以及二十个营的内勤部队。按照俄军新改变之后的编制,每个沙俄步兵师下辖两个步兵旅,每个步兵旅下辖两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有四个步兵营。这些部队总共可以编成四个步兵团,两个步兵旅,一个师规模的正规野战部队;以及八十四个百人骑兵队、三个旅的内勤部队。偌大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远东地区只有这些部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沙皇允许在远东成立了一个阿穆尔河军区,单独组建一个军(新招)。这是在和日本军队作战失败后,俄国人为加强远东防御(只是防御,不是进攻)而采取的措施。

  随着欧洲战争爆发和持续,俄国和日本缓和了关系,并签订了《日俄密约》,规定双方不再是敌对国。也正是在欧洲急缺兵力以及对日关系缓和的情况下,尼古拉二世才将远东以及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的所有主力部队全部西调,增援与德国、奥匈帝国以及土耳其军队作战的部队。致使俄国在远东和贝加尔湖地区只剩下内勤部队和新组建的预备役部队,甚至连外蒙古方面的唯一一个骑兵旅也强行调走了。结果自然是引起外面方面的不满,降低了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威慑和存在,变成真正的外强中干。

  俄国人的情况,自然逃不过暗影系统人的眼睛,经过深入的情报调查和实地的摸排之后,一份俄国在远东地区军事力量发生变化的报告就到了赵天一案头。这种大好机会,赵天一怎么会轻易放过,虽然他知道在两年以后的一九一八,列宁领导“十月革命”,俄国才是最乱的时候,但他在那个时候另有打算。到了一九一八年俄国因为“革命”混乱、列强各国开始武装干涉其内政时,赵天一还想走一步大棋,捞一笔大的,所以现在这个机会也不能放过。正好日本人这个时候主动过来帮忙,在边界地区开枪滋事给了赵天一展开行动的借口;中**队的指挥官反应也够快,而且清楚自己在此地驻防的目的。周云龙早已经被赵天一洗脑成功,想着如何在这里扩大“地盘”;他心里有尚方宝剑,不怕自己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