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九〇章 变化的中国留学生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九〇章变化的中国留学生

  一九一六年三月十日上午,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查尔斯河畔的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一座教学实验楼的一间办公室内,一名华裔青年正坐在办公桌前观看一份当天的《伍斯特电讯公报》(gramgazette)。这是一份本地发行的英文报纸,另外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面,还放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几家著名的报纸。

  正当此人全神贯注的看得正起劲时,办公室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随之从门外快步走进来两个同样是华裔的青年人,而且每人手里面也各拿着一份报纸。看到屋里的的年轻人也在看报纸,其中高一点的年轻人就开口到:“禹朋,我就说你一定也在看报纸,果然是这样”,说完之后,还示威似的看了跟在他自己身边的另一位年轻人一眼,意思是自己赢了。

  这三名年轻的华裔青年,都是有背景的人,历史上他们对中国的航空事业曾起过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来仔细认识一下他们。

  在屋子里面的年轻人叫王助,字禹朋,河北省南宫县人。外面进来的两人高一点的叫巴玉藻,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出生于江苏镇江);稍矮一点的叫王孝丰,来自河南。他们三人都是在一九〇九年,被前清政府选派到英国留学的佼佼者中的三人。后来王助考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后又进入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巴玉藻则考入阿姆斯特朗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习,继入唯喀斯厂实习,而王孝丰考入阿姆斯庄工学院学习。

  对于这一批留英的学生,赵天一还是比较关心的;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他担心这批人在英国的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特意派人以父亲商铺的名义给这些人送去了足够费用,以保证他们学业不受国内政局变化的影响。到一九一三、一四年的时候,这些人在英国的学费大部分都是赵天一出的。一战爆发以后,赵天一担心他们在英国的学习会受到影响,最后在去年九月,让总统顾问英国人莫理循亲自去到英国,和几人见面之后,说服几人(不止王助他们三人,还有曾诒经等人)一起转到美国继续学习深造。

  历史上这些人就是在一战时到美国去学习的,也在美国奠基了他们的事业基础;现在赵天一只是让这一过程更加流畅更加的顺畅方便而已。到了美国,和历史上一样,王助、巴玉藻、王孝丰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从事飞机方面的研究,而曾诒经进入美国新伦敦电船公司研究潜艇和发动机。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美第一个开办航空工程专业的大学,该专业于一九一四年开办,去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六月第一届航空硕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