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趁乱布局 2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四章趁乱布局(2)

  赵天一在美国学习和发展的时候,中国国内局势也在发生变化,清政府皇室对全国各地的控制进一步弱化。一九〇五年七月,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七十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十一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而中国各地,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领导的起义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所有这一切事件,都没有引起赵天一的任何兴趣和关注,不但自己在埋头苦干,还写信回去告诉父亲和家里的亲戚不要参与任何形势的反抗组织,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布置的事情。作为后来人,赵天一清楚的知道,要想在这个时期成就一番事业,光有热血和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实力。而这个实力中,军队和武装是最基本的。想想后世民国初年中国大小军阀多如牛毛,任何一个政府或者非政府都不能统一号令,乃至到了抗战时期各军阀都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再说了,这个时期的同盟会孙大炮之流眼光实在是太短,只要能推翻清庭,娘老子都可以卖掉;一些同盟会员甚至提出了“汉族独立会”这样偏激的存在,把国家复兴和种族独立拉在了一起。况且同盟会的领导人孙大炮孙文(本文不提孙中山,是因“中山”一名是孙文日本密友平山周为其取的倭国名字,而非中国“名”或者“字”)以黑道入政治,为求活动资金不惜与日本政府搭线,以出售东北获取其支持,现在看来也不值得后人恭维,虽然他提出了“驱除鞑虏,建立民国”的口号,不过也仅仅是口号而已。对这一类“民主人士”赵天一一向是敬而远之,还是那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就在孙大炮一伙的起义大事方兴未艾之时,在同一时期,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日俄战争。两个外国列强为了争夺利益却在第三国土地是打仗,也算是前所未有吧!和同盟会起义不同,日俄战争一开始,就引起了赵同学的极大关注,不但每天搜寻美国报纸方面的报道,还利用军校少年班学员的身份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图书馆,了解当时日俄战争细节报告。日本人在战争期间大量使用山炮引起了赵天一的准备,他必须为自己的将来武装力量准备火炮了。作为轻型*炮的一种,山炮重量轻、拆卸方便,机动能力强,适合在山地等复杂地形使用,不过现在在平原地带也不错,这年头能有炮就不错了。于是就考虑怎么样给家里面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