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节_蜜芽的七十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

  她指了指那边列车员送过来的烟酒,小声向童韵顾建国科普:“很多好东西,都可以买。”

  顾建国恍然,谢过了女青年后,这才和童韵商量:“我娘偷塞给我二百块钱呢,我想着,要不要咱们干脆买点烟酒拿过去给你爹?”

  “这……怕是不便宜吧?再说我爹不抽烟。”

  顾建国却很坚持:“咱就带了一堆庄稼地里的东西,头一次上门,终究不好看,买点吧,就买两瓶汾酒。”

  “行。”

  童韵其实有点肉疼,不过想想这么多年没见爹娘了,还是咬牙答应了。

  于是顾建国招呼那列车员来:“我们也要两瓶汾酒,这汾酒是不要粮票是吧?”

  列车员觉得顾建国不太像能舍得买汾酒的样子,别看顾建国也穿着和外面人一样的白色假领子,可是那感觉却不对味,一看就是个农民。

  “老乡,汾酒要八块钱一瓶。”

  比外面卖得贵多了,这就是不要粮票的代价。

  蜜芽儿暗暗地想,这敢情就像后来飞机上的免税品?

  顾建国一噎,八块钱,是不便宜。

  不过想想第一次去老丈人家,第一次去北京,他还是咬咬牙:“八块钱哪,来两瓶。”

  说着,掏出了两张大团结。

  一张大团结是十块钱。

  那列车员愣了下,有些意外地看向童韵和顾建国,这才发现,童韵长得挺好看,顾建国仔细看……好像也不难看,模样周正。

  他接过来那两张十块钱,找了零,嘱咐了句:“等着。”

  这边顾建国买汾酒,那边柯月也注意到了,她也是一愣,之后便抱着俊明过来了。

  “哟,买酒呢?”

  “嗯。”现在顾建国和童韵都懒得搭理柯月了。

  “你们也去北京啊?”

  “嗯。”童韵抱着蜜芽儿,一副要假寐的样子。

  “去哪里住几天是吧?”

  “嗯。”顾建国咳了声,他希望柯月离他们远点。

  “我也去北京,不过我拿着回城接收函,以后我就留在北京了。北京北郊农场,以后那就是我单位。”

  “恭喜你。”童韵淡淡地这么说。

  这个位置,原本应该是莫暖暖的,是莫暖暖让给了柯月。

  莫暖暖在让给柯月的那天,哭了大半宿。

  莫暖暖说,她不后悔,不后悔让给柯月,因为她不舍得这里,可是她还是哭了,哭成了泪人儿。

  童韵理解莫暖暖,北京是家,这里也是家,莫暖暖想回到青春年少的那个家,可是她也舍不得这里,所以哭了。这个时候,回还是不回,都是泪,都想哭。

  柯月同情地望着童韵,还有顾建国,用充满胜利者的口味说:

  “你嫁得好,确实是嫁得好,不过只可惜,越是嫁得好,你越不舍得离婚。我手里的回城接收函,原本应该是你的,你不舍得离婚,只能让给我了。”

  原本车厢里还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一听到柯月这话,大家都没声了,都看过来。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忽然说了一句:“北京北郊农场,那也是北京郊区,还是在村里啊!这叫哪门子回城!”

  这人一说,其他人都噗的笑出声来。

  也有一个说道:“这估计是个抛夫弃子的,离婚也要回城,早干嘛去了,不想留农村就别结婚啊!”

  “就是就是,这种女人回城,再嫁也不容易,谁不知道过去咋回事!”

  没办法,现在知青回城的逐渐多了,就是不能回城的知青,也都纷纷开始回城探亲去了,这一车厢倒是有三分之一是知青。

  柯月一开口,大家都懂,都懂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这样的事,在这片神州大地的每一个农村,几乎都在发生着。

  也许是这么多年积压的不满,也许似乎心中依然存着的悲愤,也许是对离家舍业的无奈,柯月让大家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出来,冷嘲热讽,各种话语,都抛了过来。

  柯月冷着脸回到了座位上,抱起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俊明:“这都什么人啊,北郊农场咋啦,有本身你们也去北郊农场!哼,红眼病!”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