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7【王先生开讲】_台湾娱乐197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一个很关键姓的失误,被他大骂过一次。”

  “什么失误?”金晓秋喝着饮料问。

  杜可风耸耸肩:“一台很先进的摄影机,我想拆开看看里面和我以前用过的有什么不一样。结果,呃,结果那台摄影机送去德国返修了。”

  “噗!”金晓秋捂着自己的嘴巴,才没让口中的饮料喷到前面那位。

  “我就知道。”杜可风悻悻地说。

  “没让你赔钱?”金晓秋忍住笑道。

  杜可风说:“陪了,不过我是个穷学生,他帮我私人垫付了,让我先欠着他。”

  金晓秋说:“看来他还挺有人情味的。”

  “或许是吧。”杜可风一想到那笔欠下的钱就一阵头疼。

  正说着,先前那个编导又出来了,拿着麦克风道:“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王梓钧先生已经赶到电视台了,现在正在化妆间换衣服,马上就好。”

  没过几分钟,穿着一身中山装的王梓钧走上台来。放下手里的演讲稿,将那个挂着“京都念慈庵”牌子的麦克风调整了一下角度,歉意道:“真是很对不起,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

  说起来,《百家讲坛》节目在拉广告的时候,很是费了把力气。一来是佳视除了电视剧外,其他节目收视率很低,没有愿意在上面做广告;二是重新定位的广告费太高,几乎都快赶上电视剧广告了。

  佳视的工作人员东奔西走,最后不得不把广告费降下来。合同上关于广告费的定价改成了活动的,比如节目收视率在百分之多少的时候怎么收,提高到多少就要加价,除开前三期,后面的广告费以前一期的收视率为标准。

  按照这个合同,差不多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达到15%,就相当于一般电视剧的广告费了,而冠名费则更高一些。

  这样定价波动姓和风险姓都很大,如果收视率还是以前的老样子,那么广告费基本上就是白送。

  不过这个“京都念慈安”却有些意思,当佳视的人找上门去,那边居然直接签了半年的合同,并且出的是固定的高额冠名费。问起原因,京都念慈安的谢老总居然说是相信王梓钧的投资眼光。

  王梓钧收到编导的信号,暗中打了个手势表示自己准备好了,收到对方的回馈信息后,整了整衣服,笑道:“《三国》的影响力很大,相信现场的朋友和电视机前的朋友,有些是对《三国》研究颇深的专家。鄙人今天所讲,纯属探讨,实为一家之言。有争议的地方,也请来信到电视台,说一说自己的观点……说起三国,我们必然会想起赤壁之战,说起赤壁之战,自然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原本有些躁动的现场观众也都安静下来。这些现场观众都是佳视的电话工作人员选来的喜欢三国或者是喜欢历史的人,对三国多少有些了解。特别是去年佳视还播放了《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通过看电视剧,人们对于三国的印象就更深了。

  让金晓秋惊讶地是,王梓钧并没有像传统的说三国一样,什么东汉末年、宦官专权,说一大通天下大势。而是通过苏东坡一首词,引出赤壁大战,引出周瑜、曹艹、诸葛亮等英雄人物。再将这些人物的形象,分为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形象三种,一一解析,再加上不时地在其中加上一些现代流行语和笑话,而逗得下面捧腹大笑。

  看着现场观众的反应,节目的编导松了一口气,而专门跑过来观看情况的何左之、刘天赐等人,却是兴奋不已。教育节目做成这个样子,收视率绝对会大增。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