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4章 奋余威再战安市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坐居中军观敌押阵不好么?”秦琅笑问。

  “我们毕竟是归化胡酋,可不敢跟三郎比啊,身居高位坐拥显爵又成天家人,总得拿出些本事功绩来才行啊。”

  “好。”秦琅笑着答应,然后便结束了这个话题。接下来便摆弄美食,没多久,帐中便香气四溢。

  大餐还没好,结果程咬金、牛进达等纷纷闻香而来。

  这些家伙既是来蹭饭的,也是想来听听秦琅关于接下来战事的想法,甚至想让秦琅帮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言,谋一份出战的机会。

  大家都清楚知道秦琅在皇帝那里的话语权很重。

  正说笑着,皇帝也带着长孙无忌来了。

  众臣急忙迎接。

  “大家不必拘礼,朕也是闻香而来啊。”

  羊蝎子刚好出锅,秦琅先给皇帝盛了一碗,李世民抓起来便吃,十分满意,“就是这个味,军旅之中,能吃到如此美食,真是痛快。”

  大家或站或坐,也是一起开吃。

  边吃边聊,自然而然又说到战事。

  对于安市之战,李世民依然十分乐观。

  “朕以为,泉盖苏文虽凑起了十五万兵马来援,但其也只有三策可用。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为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部掠吾牛马,指望我军不能速战速决,如此则天气寒冷,坐困吾军,此上策也。”

  “中策,引军为援,然后接应安市城中兵马,弃城突围,保存兵马。”

  “而不度智能,来与我战,此下策也。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也。”

  秦琅看到皇帝把一碗羊蝎子边谈边啃的干净,马上又给盛上一碗。

  也有人提问,为何高句丽人不行上策,故意拖延对峙?

  秦琅替皇帝回答,“高句丽失盖牟、建安、辽东诸城,其辽东一线,储备之军械粮草尽失也,如今十五万大军寒冬而来,居于旷野,反倒是粮草不济,而我军在取得辽东建安诸城后,虽大军云集于安市城下,但却是粮草充足,故高句丽援军反倒是更急需速战速决,拖延下去,他们粮草不济,不战自溃也。”

  李世民也是这个看法,打仗本就打的粮草补给,现在唐军易客为主,掌握着主动权,高句丽来援,失去那些大城的依托和粮草,反成客师,随军携带的粮草撑不了多久,指望在这个季节后方补给更不现实。

  十五万大军,除非退守鸭绿江防线,依托那里的堡寨储备的粮草,才可能维持军需,现在这样集结来到安市,却没有粮草补给,自然就比唐军更迫切的需要速战速决。

  “要破安市,当先打援,歼其援军,再拔安市。”

  李世民伸筷子夹豆芽菜吃,这军中发的豆芽菜用醋炒的,酸酸脆脆,在这冬季里倒是难得的美味。

  “报!”

  帐外传来禀报之声。

  却是再传捷报,先前秦琅遣牛进达之子牛见虎领兵两万余去攻积利、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