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来自皇帝陛下的善意(第二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在那里高呼:“吾皇万岁!陛下万岁!”

  声音一浪高于一浪。

  这一刻,崇祯切身感受到一个真理。

  什么真理?

  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最强大的?

  是刀剑?

  不!

  刀剑会折断,会腐朽!

  是文字?

  不!

  文字也会产生歧义而自乱阵脚。

  那到底是什么?

  是民心!

  在大中华文明圈里,民心即天道。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看见两道无数民众在高呼,崇祯在想,如果朝廷得到2亿大明老百姓从心底的认可,还有什么事办不成的?

  大明的未来,一定不是他张凡一个人的未来,而是2亿老百姓的未来。

  这么大一个国家,是需要靠2亿人一起去建设的,以后还会有更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加入到大明的建设中。

  星辰大海也好,七海扬帆也罢,都需要无数的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

  新中国,能够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不就是在14亿老百姓的一起努力下,做到的么?

  天慢慢黑下来,崇祯就住在以前的代王王府。

  参谋长快步进来,单膝跪地道:“陛下恕罪,万丹伟征带着5000人从东城门突围逃走了。”

  崇祯道:“无妨,立刻组织追击,守住各个要道,他逃不了。”

  “是!”

  崇祯举着蜡烛,站在地图前,正在观察地图。

  过了一会儿,卢象升来了:“陛下,第一批粮食已经抵达锦屏山,预计后天可以抵达大同城,一共3万石。”

  大同镇现在有20万人,3万石粮食相当于360万斤,分下去平均每人可以分18斤粮食。

  每人每天省着吃,吃一斤,可以吃18天。

  南边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在往雁门关运输,再进入大同镇。

  这个进度还是可以的,基本能够稳住大同镇的情况。

  下一步,三路大军就要开始在大同镇清扫残余的蒙古人了。

  这个时候,得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如何借助?

  分两步。

  一是在大同城鼓舞人心,让大同城的老百姓自发的行动起来。

  二是让人通知大同镇各个城堡,朝廷已经收复大同,并派兵前去,现在全力抓捕蒙古鞑子。

  第二天,大同城的街头就贴满了邸报,说书先生在茶楼上说书,中心思想就一个:皇帝陛下说了,朝廷会全力支持大同府,咱们一起重建家园。

  一时间,大同城街头那可是奔走相告啊。

  劫后余生,人们的热情度高涨。

  大家开始帮忙处理城外那些逝去的人的遗体,在大同城城外十里的地方挖大坑,一起埋掉,然后竖立一个纪念碑。

  秩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

  下午的时候,城内又传出一个好消息:明日会发粮食!

  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加振奋人心。

  第三天,在御林卫后面出发的粮食,终于抵达了大同城。

  一大早,就有人敲锣打鼓:发粮食啦!发粮食啦!

  有小孩从屋子里探小脑袋:“娘,发粮食啦!”

  大家拿着家里的斛、锅、碗、瓢、盆就往城外拥。

  后来得知是挨家挨户的发,不必出城去领。

  就看到一些御林卫的士兵拖着车,车上装着不少粮食,就挨家挨户敲门。

  大同城的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军队的善意。

  这也是来自皇帝的善意。

  这叫社区送温暖。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