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最高军事战略(第二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倾销,拿下马六甲必须得派军队维护,这是庞大的开支,但在当地却不能有正比例的收入。

  所以,即便是对外扩张,也不是脑袋一拍就决定的。

  既然是防御战,那就击中在了安南、辽东、西北等地。

  因为准确的来说,崇祯这一阶段,是想要恢复盛唐版图的。

  是要消灭周边近距离的一切威胁的。

  孙承宗出列,他先做了一个总结。

  “启奏陛下,目前新军政已经推行到两京十三省。”

  “一、目前两京十三省的粮仓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包括了西南的贵州、云南,按照新军政,各州府必须配置大、中、小三种类型的粮仓。”

  “粮仓总数一共3669个。”

  “囤积粮食5000万石,皆为军备存储粮,战争、灾情的时候,皆可调用。”

  “此次顺天府较为特殊,顺天府的储备粮已经投入民间,但因为货币增发而导致涨价。”

  “二、各个甲里,每户皆抽取一成年男子,农闲时训练,军政院于去年年末开始全国巡查,执行无误,为我朝储备了一支庞大的民间预备役。”

  “三、第一阶段的水泥路已经全部竣工,目前顺天府到山西,山西到山西的水泥路也已经修建完毕,同时开始了华东、华北交通大动员,此次动员囊括北直隶、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南直隶五省,南北修建五条国家级水泥路,东西贯穿五条国家级水泥路。”

  “五省调动人员达50万,预计投入5000万两(约330亿元),预计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完成。”

  孙承宗说的这第三点,绝对是这个时代巨大的工程。

  十条国家级的水泥路,贯穿华东、华北五省。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以后这五个省的贸易效率至少提高三到五倍。

  这十条水泥路,相当于经济的大动脉。

  那么为什么是由军委会来汇报?

  理由很简单,目前所有水泥路名义上都是服务于军政体系的。

  简单点来说,就是未来在对皇太极和漠北蒙古发动灭国战的时候,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华北和华东都可以快速动员起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人员支撑。

  什么叫灭国战?

  对于张凡来说,就是干掉所有当地的统治阶层,让当地的老百姓接受大明朝的这一套。

  这可比蒙古帝国当年的灭国战难度还要大。

  这是文明的快速融合。

  孙承宗补充了一点:“华东和华北五省的交通大动员,皇家银行必须大量开动印钞机,所造成的通胀,必须有大量的粮食、布匹、盐、铁、煤矿等日用品来做支撑。”

  “四、西军正式投入建设,陕西、宁夏,目前有总兵力30万,正规军12万,后勤18万。”

  “由于西北资源地广人稀,为了快速组建军备体系,从长安到银川,从长安到西宁,都将铺设水泥路。”

  “预计投入预算为1000万两(约65亿元)。”

  “五、对漠南草原的军事收编已经完成,目前北府军中混编入8万蒙古士兵。”

  “六、朝鲜义州的军镇建立完毕,我朝投入3万大军,朝鲜编入10万人。”

  “七、上海的海上运粮道正式进入对辽东粮草的调运。”

  孙承宗继续说道:“今年将完成对安南国的收复。”

  孙承宗简单汇报了一遍,崇祯指着西北说道:“要加强对长安县的投入,建立以西安府为中心的西北大城。”

  “朕倒是觉得,可以擢升西安为直隶州府,直接归朝廷管,韩爌,你以为如何?”

  什么是直隶州府?

  直辖市呗!

  韩爌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臣以为可行。”

  “那就将西安府归入直隶府。”

  “西北蒙古对我大明一直虎视眈眈,不可掉以轻心。”

  “另外,安南与中原之间的航海线中还有一些红夷人,要想办法解决掉。”

  崇祯指着澳门和台北。

  那里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待的地方。

  既然新的航线已经搭建起来了,当然不允许半路有危险存在。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