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6章 西北之战!(第二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被压缩到嘉峪关一带,至少敦煌不属于大明朝的了。

  战略纵深被压缩后,到明末,和硕特部崛起,固始汗与吐蕃联合,在西北建立了强大的势力,

  也就是眼下,崇祯面临的局面。

  其实一句话总结:蒙古与明朝是世仇,只要你不征服我,我就不断侵扰你。

  崇祯八年,就在崇祯过中秋节的时候,西北嘉峪关一带黄沙漫天,铁骑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一队队蒙古骑兵从远处咆哮而来,很快将前面互市之地抢得一干二净。

  他们开始大肆掠杀汉民。

  崇祯六年,朝廷与和硕特部在嘉峪关附近设置了互市之地,双方在嘉峪关一带做着最简单的买卖。

  西北并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贫穷,但是朝廷依然答应了与和硕特部的互市,原因其实有两点。

  一是让大明朝的商人熟悉与西域商人的交流,为以后路上丝绸之路打基础。

  二是趁机收罗关于西北各部的情报,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

  其实,双方都心怀不轨。

  和硕特部也根本不想与大明朝真心互市。

  他们之所以想要互市,其实也是在安插大量的奸细。

  并且最重要的是,受到了皇太极的鼓动。

  固始汗是卫拉特的盟主。

  卫拉特是什么?

  清朝的时候,它叫卫拉特。

  但是在明朝,它有另外一个名字:瓦剌!

  八月十五日,瓦剌骑兵兵临嘉峪关。

  但并未在嘉峪关多做停留,而是绕开了嘉峪关,朝甘肃镇一路冲去。

  八月二十日,瓦剌骑兵兵临嘉峪关的消息传到甘肃镇,随后消息传到宁夏镇、银川。

  接下来几日,从嘉峪关不断传来各种军报。

  偶尔有逃难的老百姓,往南边走。

  有消息称嘉峪关已经失守,十万瓦剌大军向酒泉、张掖扑来。

  还有人说瓦剌军并没有大举入侵,只是在嘉峪关外面杀了一转就回去了。

  没有人知道前方真实的情况。

  但甘肃镇却采取了消极的方式。

  甘肃镇总兵杨嘉谟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情报,他认为是有人在故意在搞事情。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有消息传来。

  宁夏巡抚郑崇俭开始给三边总督杨鹤写信,让杨总督立刻调集三边重兵,以防万一。

  但是蒙古人来的非常快,仅仅在八月二十五日,便兵临张掖城(甘肃镇的中心)下。

  来了多少人?

  五万人!

  站在城头的守城士兵一眼望去,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如同崩溃的洪水朝这边涌来。

  这个时候,杨嘉谟才反应过来,原来蒙古鞑子真的来了!

  此时,张掖的守军有多少人?

  3000!

  整个甘肃镇有8万守军,但是,大部分都分布在嘉峪关一带,而蒙古人直接绕开了嘉峪关,朝张掖奔来。

  这也的确不怪杨嘉谟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按照正常的军事逻辑,没有人会这么玩。

  要是敢这么玩,就会面临被前后夹击的风险。

  但蒙古人偏偏就这么玩了。

  而且非常突然!

  接下来,蒙古人并没有对张掖城进行围攻,而是快速清扫张掖城周围所有的城寨。

  主要是抢粮食,然后杀人。

  崇祯八年八月,西北之战拉开序幕。

  始作俑者固始汗。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