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八章 产业调整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后经营成果好坏,全看他二人。

  唐豕听从潘阳建议,将铁匠作坊收归公产,却是心中没有底。潘阳告诉唐豕,若欲将唐村产业做大,关系到唐村之主要经济民生产业,必须掌握在公家产中,比如粮食,比如造纸作坊、冶铁作坊以及砖窑等。

  唐村内原有土地,已经没有多少可以变动之余地,只能大致保持现状。三岔口新唐村所开垦荒地,日后将成为保障粮食产量的重中之重,因此潘阳采用屯田方式,将土地集中于公产中,订立严格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证土地归村中掌控。

  作为唐村外部屏障,如若没有坚固坞堡,新唐村确是不好守卫。为了安全可靠,潘阳想起了大天朝的福建土楼,那种建筑物之建造思想,便是抗匪安民,实在是很适合新唐村那种无险可守的地区。

  潘阳已经在着手设计圆形土楼,准备入冬农闲时便开始修建,新唐村地界内有几处地势较高的缓坡,选两处挨近路口的地点建造土楼便好。

  略显不足之处是用水不便,每个土楼皆需要打一口深井。好在新唐村附近有淇水流过,地下水位应不会太低。

  建造体型庞大的土楼,基础构造乃是重中之重。新唐村附近缺少足够多的石料做基础,自十几里以外的山中运来,耗费颇大。再考虑到土楼外墙体坚固性的需要,潘阳只能将目光聚焦至淇水中的砂石料,看来土法水泥的制作不得不提上日程。

  西汉时期,远在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便已烧制出了原始水泥。作为建筑工程师,潘阳没有理由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