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其乐融融_初唐逍遥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海经的描述接近,体重1吨左右,黑色,最后一头中国小独角犀1922年被猎杀,今天中国已经没有这种动物了。

  所以,兕是一种粗笨的动物,而晋阳公主从史料记载看,她的母亲长孙皇后年轻时号“观音婢”,她应该聪慧而美丽,与犀牛这样的动物毫无相似之处。

  有猜测,可能自幼失去母亲的晋阳,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作为父亲,太宗希望她能够如同小犀牛一样强健吧,这比对于女儿容德的希望更为强烈。民间还有一说,将名字起得贱一些,阎王的生死簿上是不好意思写上的,或许太宗也有此心。

  晋阳公主的小传不过二百字,其中“涕”“泣”字出现了三次,两次是公主泣,一次是太宗为公主泣。有泪无声谓之泣,都是伤心到了极点吧。

  “好的,四哥真好”小晋阳公主甜甜一笑,拉着武媚娘几女去了。看着这位年仅十二岁就早亡的公主,李泰颇多感慨。

  太宗诸子中,只有时封晋王的李治和晋阳公主最小,所以太宗亲自照顾这两个孩子。李治每次出宫去,公主都要一直送到虔化门,流泪而别。李治成年,开始穿朝服上朝,公主流泣道:“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吗?”太宗也为之流泪。

  公主临摹太宗的飞白书,下人无法分辨真假。公主死时年仅十二岁。太宗因此月余饮食无常,每天几十次为此哀伤,因此消瘦。群臣劝慰,太宗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没有办法啊。”于是下诏给有关官员,用公主平日用度所余的钱,在其墓旁修建佛祠为念。

  对于这些,在前世,李泰也十分感动,为这位太宗十九公主的命运。尤其观李治理对其所做之事,更加可以看出,这位公主的地位。

  新城公主,是晋阳公主的同母妹,下嫁长孙诠,长孙诠因为犯罪被贬斥到巂州。改嫁韦正矩,任职为奉冕大夫,对公主粗暴无礼。不久公主急逝,高宗令三司审问韦正矩,韦不能自辩。高宗遂杀韦正矩。以皇后礼葬昭陵旁。

  因为公主死而杀驸马,即便驸马有逾矩之处,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显然是有伤皇家体面的事情。而且,对此事的处理还不止于此,高宗并因此贬斥做媒的东阳公主一家。考古挖掘新城公主墓时,发现壁画上所有侍女都没有脸部,据推断,这是因为高宗认为这些侍女没有照顾好公主,无颜见公主于地下的原因。

  新城公主应该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但历史上没有记载李世民对她有特别的疼爱。晋阳公主在长孙皇后死时只有四岁或更小,而长孙皇后从病至死历时约两年,所以新城公主很可能是在皇后生病期间出生的(长孙皇后卒年三十六,死于哮喘),或许因此加重了长孙皇后的病情而不为父亲喜爱。

  李治即位的时候,晋阳公主的墓木已拱,即便想疼爱这个自己的小尾巴妹妹也无从做起。对于李治来说,新城公主这个最小的妹子身上,或许就寄托着晋阳的影子。正因为如此,这个妹妹的悲惨遭遇,才让李治心痛乃至做出超出寻常的报复举动吧。

  看了看尚且被崔莺莺抱在怀里的新城公主,有些心疼一笑,这几位小公主、王子,甚至李世民诸多子嗣,皆没有上呢们好下场啊,还好,很多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毕竟,自己是李家成员啊。

  两人互相对视一笑,颇有种当人父母的感觉,若是这是他李泰的女儿,而崔莺莺是其母亲,那自该更加融洽吧。

  摸了摸正咿咿呀呀小手挥舞,朝着着远处中人的新城公主那可爱的脸带,柔声道,“走吧,我们也去瞧瞧,小心别让这小丫头受凉了”

  崔莺莺露出母性光辉的表情,温柔地看了眼新城公主“殿下放心,莺莺自有分寸”.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