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历史的转折_初唐逍遥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西行,遍览大唐西部山河风光。出玉门关,李泰等人在敦煌城停留了数天,四处观赏,尤其是玉门关与阳关。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此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玉门关与阳关同时设置。西汉时为玉门都尉治所。王莽篡位后不久,丝路中断,此关封闭。但自东汉建武至延光一百余年中,丝绸之路又三通三绝。东汉时,玉门关已改为玉门都尉所辖。两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又因中西方海上交通日益兴盛,丝绸之路呈现出衰颓迹象。到隋唐之际,晋昌(安西县)到伊吾(哈密市)的大道畅通,又是捷径,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此,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终于沦为废墟。昔日车水马龙、驼铃叮呼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春风不度”的荒漠寂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看着那在自己梦中多次出现的场景,李泰不禁痴迷,这就是玉门关啊,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来到这里。是啊,这里就是传统意思上的敦煌玉门关啊。

  李漱因为不适应这环境,故而没有跟来,黛丽雅也被李泰叫去照顾李漱,自己可以尽情地沉醉于历史母亲的怀抱。在玉门关,李泰整整呆了一天,直到深夜,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三哥,是否面对这历史名城,你也有向西,一探丝绸之路真面目的想法,你是否想看看,这丝绸之路的魅力到底是何等的强大。可以令着如此多人来争夺,可以令西方那么多人向往,你也否也如我一般,想要看看,有多少人的愿望是,有剩之年,可以到达东圣神州——大唐。

  当面对玉门关时,李泰有种疯狂呐喊的冲动,他想骄傲地对全世界说,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要点,是通往西域的起点,是沟通西域与中原的转折点。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先辈们,将来自东方的文化、物品等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