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如何削弱儒家?_初唐逍遥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量帮助自己是好的,但,一旦权利,力量大了,这也就成立威胁了,怪不得,同样出生在关陇贵族在女皇帝,要联合一般地主阶级,对付关陇贵族等一系列门阀氏族。

  “儿臣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茶馆议论儒家观点,对儒家很多论点进行辩论,并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从主客观全面地、有联系地,看待事物,而不是片面地、静止地看待问题,儒家教义或许在千年前是正确的,但时间在流逝,社会,生活在发展,很多观点已经不适合于我大唐现在了,因此,应该更改,而儒家讲究‘仁’你在治世或许适合,但在乱世却未必,故而要取百家之长,慢慢融入儒家之中”还没说完又被打断了。

  “取百家之长,这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还有融入儒家之中,这可更加困难了,先不说那些个自命清高的老儒生,怕是朝廷之中也通不过啊”李世民感慨道。

  “不,父皇,我们可以分布来,不必一步登天,我们先削弱儒家,让他们妥协,让他们依赖大唐,随后,再慢慢地将各种思想侵入儒家教义之中,并不时地提出问题,改革一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早晚有一天,等深入人心之后,大家会发现这儒家已经不是原来的儒家了,到时候想改回来都改不了了,不过,这得需要时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李泰对着李世民解释道,

  “父皇,在茶馆中论证,辩论,更能深入百姓之中,以最快地速度传达到平民阶层,让他们也了解到儒家教义,当那些文人,士子,儒学大师辩论的时候,他们也在思考着对错,当新的观点战胜旧的,传统的观点时,他们也能急时了解,同样记下来,更甚者,面对着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更加有利于我们对儒家教义的修改。等辩论越来越多,被提出疑问的观点越来越多,被说服的观点或说服不了的观点越来越多时,我想,不光是平民百姓有疑问,相信那些希望考取功名的秀才,文士们也会心存疑虑,这儒家教义到底是对的多,还是错的多?甚至是那些参与辩论的儒学大师,面对着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也会产生疑虑,怎么我信仰了多年的儒学有这么多缺陷的?是不是该完善的时候?

  在那时父皇,你就应该让人在民间带头提出,‘罢黜儒家,恢复百家争鸣’,并且让民间的舆论越来越响,甚至朝野震动,但您还是不要管,任民间反对儒家的声音大起来,也不要偏袒任何一方,等朝廷重臣提出时,也不必理会,就说,您也觉的儒家教义有很多不合适的。等到这些个儒学大师实在顶不住压力了,自会来向您求助,想必,到时候,您嘿嘿”父子两对视一眼,一起笑将出来,尤其李世民摸着胡须一连淫荡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