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广的悲情是有原因的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用在了行贿,或者向百姓散播小恩小惠,并以此来获得他们的支持呢?

  有人会认为,给老百姓钱,这不是好事吗?

  实际上,对于奸邪的人来说,这种散布钱财,相当于前期的投资。一旦他们获得大权,这一切都会收割回来的。

  毕竟,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

  王夫之认为:“以名誉动人而取文士,且也跻潘岳于陆机,拟延年于谢客,非大利大害之司也,而轩轾失衡,公论犹绌焉,况以名誉动人而取将帅乎!”

  这些只依靠名誉,没有真才实干上位的人,职位越高,对于国家的伤害就越大。

  为什么呢?打一场败仗,可能会使得成千上万的将士牺牲。

  做出一个错误的决策,会让整个国家的百姓为其错误买单。

  可见,单靠名誉来选拔人才,是非常不可靠的。

  这一点,汉武帝和汉景帝应该都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在李广带兵的时候,汉景帝要安排一个大臣陪在他身边,目的就是为了考察他。

  当李广多次要求随同卫青出战的时候,汉武帝在私底下叮嘱卫青,切记不要让李广带兵,就是这样的原因。

  也许,李广是想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可惜,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了。

  …………

  “是的,不管一个人的名声如何之大,真正还是要看他的本事吧。”

  “不是说世人把他吹的有多厉害,他就有多厉害。”

  “这么一看,李广就是这么的一个人。”

  “如果他本身能力足够,又何谈什么李广难封呢?”

  “汉武帝又不是那种小心眼皇帝,要知道卫青霍去病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勋,不照样得到了嘉奖,如果说李广自己做到位了,而汉武帝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待遇,那就是汉武帝的问题了。”

  “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能说明什么?”

  …………

  李广悲情吗?

  当然悲情。

  在华夏军事历史上,西汉时名将李广无疑是一位充满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为二千石吏四十余年,却至死未得封侯,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浩叹。

  司马迁《史记》中一篇《李将军列传》,对李广的遭遇寄予了无限的感慨和同情,称李广令后人一掬“萧条异代不同时”之热泪。

  然而,事实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司马迁个人情绪化的宣泄。

  其中掺杂着太多的私人喜怒爱憎因素。

  《史记》并没有真正地反映李广的真实,也歪曲了造成李广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更误导了后人的认识和评价。

  像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之类意气用事、不着边际的诗句,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就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平心而论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