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6、相持对峙并无大战_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326、相持对峙,并无大战

  袁军大营。

  任谁都看出,袁绍很生气,他能不气吗?

  眼下跟曹操在这僵持着,一天天的粮草消耗,都是大问题。

  他派大儿子袁谭,去请大儒郑玄来前线激励士气,争取民心,士望。

  哪曾想,大儿子见郑玄病重,竟然留着人家在元城,自己回来了?

  袁谭回来禀报时,他气的指着袁谭的鼻子,就差没把袁谭骂死:

  “显思呐,就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干什么吃的?”

  不知道,把人抬,也要抬来吗?

  低着头,袁谭不敢狡辩,也不敢辩解,苦涩道:“都是孩儿的错。”

  在一众谋士劝说下,袁绍气才消了不少,把目光转向该如何打败曹操?

  然而,没多久,元城县令派人上报,一代大儒郑玄于元城,去世了。

  一代大儒,一直远离政治,远离纠纷。

  只想安心的注释各种《经学》,先祖留下的宝贵遗产。

  却很可悲,最终,逃脱不了,被政治迫害。

  如若,没有袁绍派儿子袁谭,前去高密县,逼迫郑玄抱病,随军而行。

  或许,郑玄就不会病情加重,也不会这么早逝世。

  郑玄乃集儒家之大成,他在世一天。

  多注释一本儒家典籍,对读书人,天下学子,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奈何,不论是袁绍,亦或是曹操,没有人在意这些。

  对于袁绍来说,郑玄之死,或许还不如颜良文丑这等大将之死重要,让人难受的紧。

  毕竟,屁忙没帮到他,就不说了,还死在元城了。

  这就像羊肉没吃到,还惹上一身骚。

  郑玄这一死,不光打乱了,袁绍想要实施的,各种计划,还落不得好。

  他冷冷的,回了一句:“吾知道了。”

  郑君,一代名儒,终,不为他所用。

  而郭图也是好生了得,下明上意,仅仅从一句“吾知道了”。郭图便告诉元城县令上报之人,大军交战,一切从简。

  因为这个一切从简,也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郑玄之死,跟袁绍脱不了关系,愣是把此等影响恶劣大事,化到最小。

  其实,也不然,若不是袁绍有四世三公之名,大将军为依仗,换做谁,都很难受得了,迫害大儒之名!

  哪怕是司空曹操,虽然杀害不少名士,但那些人没有一个,可比拟郑玄这样重量级。

  但,也不得不说,郑玄的死,除了在青州,北海一代造成影响比较大,其他地方,似乎也没多大影响和波澜。

  毕竟,说到底,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代,活着,都不容易了。

  能读书识字,学习的,就更不容易了。

  期间,袁绍也接到过,远在千里之外的沮授的密信,信上表明华亭侯刘枫,坚定的曹操铁杆,结不了盟。

  他还在石城做最后的努力。而袁绍见此,与郭图许攸等人一番合计,让他在石城多待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