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九一章 过急的中国政府_风起北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九一章过急的中国政府

  十一月十二日上午,北京铁狮子胡同原和敬公主府,已经更换了大门牌匾的国防部门口,身穿军大衣,头戴棉军帽,着棉手套持枪的岗哨警卫威严站立。九点四十分钟的样子,一辆挂有英国领事馆牌照的小轿车,缓慢驶到大门侧面口,在门口警卫拦下之前主动停车,拉开车门的司机快步走到门岗跟前,递上自己的证件,在警卫看过之后又赶紧跑回车里开车从侧门慢慢进入。在经过门岗位置时,透过略显模糊的车窗玻璃,值班警卫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英国公使朱尔典,他是去拜访新任的国防总长赵一天的,不过今天看起来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有关这位英国公使和赵总长的私人关系,很多人都知道,这也是为什么这辆小车可以不经过值班警卫向里面报告就可以放行的原因。当然,车子也只能是进入前院的停车场,是不允许再向里面开的,否则被阻拦或者不经警告的枪击就是他们的遭遇。朱尔典这个月已经是第五次来见赵一天了,此前来的有几次,赵一天太忙而没有顾得上见他,让朱尔典很多想通过赵一天帮忙处理的事情没有谈成。今天来这里,朱尔典可不是只有一件事要和赵总长商议,而是很多件,很多件非常棘手麻烦的事情。

  自满清后期以来,包括民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可以说完全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其它欧洲列强,包括美国日本等虽然也有一些,但基本上是以英国为大头。以长江流域为例,英国人在长江上下游很多城市设立自己的通商口岸;从长江头的重庆,到长江尾的上海,沿江通商口岸多达近十个。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但是现在问题出来了,英国商人(我们在这里只说英国,其它国家的暂且不谈)发现他们似乎在失去以前的一切优势。从欧洲大老远运来的商品品质赶不上中国国内生产的国货,花色品种也是大大的不如,甚至中国都出现了连欧洲都没有的一些高档日用品商品。找他们订货的中国商人越来越少,仓库积压的货物慢慢增多,而之前用过的一些手段现在已经不管用了,让英国人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抱怨自然也就产生了----这是朱尔典这位英国公使面临的第一个麻烦问题,来自中国民间的问题。

  有中国民间为英国商人制造的麻烦,自然也少不了中国官方的为英国政府制造的麻烦,这个麻烦则来自中国海关关税的事情。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

  请收藏:https://m.bi7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